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專精詐欺、毒品刑事辯護及侵害配偶權律師
店家商品
隨著海外旅遊恢復,不少民眾會趁出國順道購買洗髮精、精油、乳液、保健品或寵物用品回台使用。然而,看似平凡的日常用品中,可能含有台灣法律認定的毒品成分,稍有不慎就會違法。根據《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與《管制藥品管理條例》的規定,部分國外合法成分在台灣卻屬於二級毒品或管制藥品,一旦帶回國或寄送進口,都有可能構成刑事責任。
例如在歐美許多國家合法販售的「CBD」(大麻二酚)產品,若其中含有「THC」(四氫大麻酚)超過 10ppm,即會被視為第二級毒品,即使用途是飼養寵物或自我保健,只要未經合法程序輸入台灣,都可能被認定為非法運輸毒品。
➙曾有知名企業人士因網購含 CBD 成分的寵物保健品寄回台灣,被檢調單位認定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雖然最終證明無犯意而獲不起訴,但整起過程仍歷經調查程序,造成極大困擾與壓力。
在我國,大麻全植株被列為二級毒品,而常見的 CBD 製品,若製造不純、未經合法程序取得,仍可能含有微量 THC,讓人誤踩紅線。
第一級管制藥品:嗎啡、海洛因、古柯鹼
第二級管制藥品:大麻、可待因、吩坦尼、美沙冬
第三級管制藥品:愷他命、一粒眠、丁基原啡因
第四級管制藥品:丙泊酚(牛奶針)、佐沛眠、安定
➙一旦涉及輸入、運送、販售第二級毒品,即屬刑法重罪,處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重可判無期徒刑。
以下是常見民眾在不知情下可能觸法的情境:
◆ 出國旅遊購買的洗髮精、乳液、精油等用品中含有 THC。
◆ 網購的寵物安神保健品或人用助眠油含 CBD 且未標示 THC 含量。
◆ 朋友從國外代購、帶回「健康食品」或「草本膠囊」,實際含管制藥品。
◆ 誤信國外網站標榜「合法 CBD 商品」,卻未符合我國法規標準。
➙這些產品在來源國可能屬於合法販售品項,但只要進入台灣領土,即需受《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與《管制藥品管理條例》的約束,未經核准輸入,恐遭刑事調查。
1、出國前先查詢食藥署公告清單:不確定的商品,應主動向主管機關查詢其是否屬於毒品或管制藥品。
2、避免網購來路不明的國外保健品與精油:即使宣稱是「純天然」、「合法 CBD」,也應檢視是否附有完整成分與 THC 檢驗報告。
3、切勿代購或轉寄含有藥效成分的商品:即使是幫親友從國外帶回,只要涉及非法運送毒品,依舊會成為刑責主體。
4、若收受通知或遭調查,應立即諮詢律師:避免單方面回應檢警而留下不利紀錄。
毒品與管制藥品之間的界線,有時非常細微,尤其是在全球化貿易與網路購物盛行的當下,更容易在無意中觸法。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提醒您,不要因一時便利或無知,而讓自己陷入可能坐牢的風險中。
若您或親友不慎因「國外購物」而遭遇毒品或管制藥品相關調查,請及早尋求專業律師協助,我們擁有處理數十件類似案件的經驗,熟知檢調審查邏輯與法條適用,能在最短時間內協助釐清責任、降低風險,甚至爭取不起訴處分。
如有任何法律問題
其它相關店家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