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專精詐欺、毒品刑事辯護及侵害配偶權律師
店家商品
不少家屬在處理親人後事時,會想直接動用死者帳戶中的存款來支付喪葬費用,認為這樣做理所當然。但從法律角度來看,只要未經正式繼承程序,甚至可能構成偽造文書或行使偽造文書罪,甚至還會因提領金額用途不當而被告侵占罪或詐欺取財罪。
根據《民法》第6條,人的權利能力於死亡時終止。此時死者財產轉由全體繼承人共同承受,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換言之,帳戶中的錢屬於遺產,而不是任何單一親屬可以自由支配。
若家屬使用死者存摺、提款卡、印章去銀行提領存款,可能涉及以下刑責:
• 偽造文書罪(刑法第210條):冒用死者名義填寫提款單或文件。
• 行使偽造文書罪(刑法第216條):持偽造文件向銀行辦理提領。
• 侵占罪:未經所有繼承人同意,擅自處分共同財產。
法院實務中,已出現多起兄弟姊妹因提領死者存款發生爭執、提告,最終判刑的案例。
1. 嚴格見解:不論用途,未經授權就構成犯罪
例如最高法院 109 年台上字第5169號判決,即使提領目的是辦喪葬,也認為無正當授權仍屬違法。
2. 寬鬆見解:若有明確證據顯示死者授權處理後事,且行為目的單純,可不構成犯罪
如最高法院 111 年台上字第1451號判決,即納入行為人「是否有犯罪故意」為判斷依據。
★但請注意,只要提領的金錢超過合理治喪費用、或用途有爭議,例如償還房貸、買車、排除其他繼承人分產,仍可能被認定觸法。
可指派遺囑執行人,或於醫療期間留存授權影音證據,將來可作為合法依據。
按照銀行程序備妥:
• 死亡證明書
• 除戶戶籍謄本
• 繼承系統表
• 所有繼承人身分證、印章
• 繼承存款申請書與同意書
法院多會斟酌金額與實際用途,若提領金額過高或無法證明用途合理,仍會有法律風險。
如屏東地方法院即審理一件女子提領父親帳戶7,596元交給弟弟辦喪事,卻遭另一兄弟提告偽造文書罪,最終法院判刑2個月,雖緩刑處分,但仍留下前科紀錄。
在沒有預先授權的情況下,絕對不建議自行提領死者帳戶內的任何金額。即便是為辦後事,若未經其他繼承人書面同意,也有可能構成刑事責任。
為避免誤觸法律紅線,建議您在處理繼承與遺產提領相關事務時,務必:
• 保留書面或影音證據
• 取得全體繼承人同意
• 諮詢律師協助辦理合法程序
本所擁有完整處理繼承糾紛、死亡存款提領法律責任、家族財產分配爭議之豐富經驗。如您或家人正面臨相關問題,歡迎透過下列方式與我們聯繫,由專業律師團隊提供即時法律諮詢與協助。
如有任何法律問題
其它相關店家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