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專精詐欺、毒品刑事辯護及侵害配偶權律師
店家商品
在台灣,車禍事故頻繁發生,不少人因此受傷,不僅要承擔高額醫療費,還可能因無法工作面臨收入中斷的困境。好消息是,根據民法與相關法規,只要符合一定條件,車禍受害人可以合法向肇事者請求薪資損失賠償,降低經濟壓力。
這篇文章將由實務經驗豐富的律師,帶你一步步了解薪資損失的賠償條件、計算方式,以及求償時該準備的文件與常見陷阱,幫助你順利爭取該有的補償!
如果車禍後因治療或休養,導致短期無法工作,就可以向肇事者求償該段期間的薪資。
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 醫師診斷需休養,無法工作。
• 能提出診斷證明與薪資證明(如扣繳憑單、薪資單等)。
• 求償方式可透過保險、和解或提民事訴訟。
計算方式:
平均月薪 × 無法工作的月數 = 可求償的薪資損失金額
另可附帶請求醫療費、交通費等相關支出。
如果車禍導致勞動能力下降,例如肢體障礙、視力受損等,就可以主張「勞動力減損」的損害賠償,這類案件常需要法院委託醫院鑑定身體狀況。
法源依據:
《民法》第193條:「因身體或健康受損失去或減少工作能力者,得請求賠償其所得利益之損害。」
評估時會參考:
• 年齡、職業、學歷與技能
• 勞動力減損比例(由法院或醫療機構鑑定)
• 預期可工作年限(通常推估到65歲)
• 上班族:以事故前6個月的平均薪資為基礎。
• 學生或失業者:通常以勞保最低投保薪資計算。
• 自營業、自由工作者:須提出收入證明(如發票、存摺紀錄、報稅資料),無法證明的情況下,可能只能用基本工資推估。
公式大致如下:
年收入 × 勞動力減損比例 × 可工作年限 = 損失賠償金額
★舉例來說,若年收入60萬,鑑定勞動力減損20%,年齡30歲,還有35年工作年限:
60萬 × 20% × 35 = 賠償金額約為420萬元。
這類金額較高,建議由律師協助計算與主張,並準備完整鑑定與佐證資料。
1. 診斷證明書:說明因傷導致無法工作及休養天數。
2. 薪資相關資料:包含薪資單、扣繳憑單、勞健保投保金額明細。
3. 其他佐證:如醫療單據、病假紀錄、就業契約等。
• 公司有發薪水,肇事者還需要賠嗎?
是的,公司給薪屬於雇主義務,不影響肇事者的賠償責任。
• 自由接案者怎麼證明收入?
可用發票、銀行收入紀錄、報稅資料做為證據。不足的部分可能用最低工資或行業平均收入計算。
• 如果肇事者拒絕賠償怎麼辦?
可提起民事訴訟,也能聲請強制執行。若同時涉及刑事責任,還能結合附帶民事訴訟主張。
車禍薪資賠償看似簡單,但實務中常因證據不足、計算標準不一致或對方抗辯而求償受阻。專業律師能協助你:
• 明確計算賠償金額
• 蒐集完整證據
• 與對方協商或代表出庭
• 爭取最有利的和解或判決結果
如果你或家人因車禍而無法工作,不要默默承擔損失,透過法律武器保障自己,才能拿回應得的權利!
如果你有類似問題,歡迎與我們聯繫,我們提供專業諮詢,並協助你從聲請到求償全程處理,讓你專心休養、安心復原。
如有任何法律問題
其它相關店家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