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zxcwb
https://www.instagram.com/keymoving_barry/
鑰動key moving運動保健坊-健身房,健身教練,彰化健身房,彰化健身教練
店家文章分享
台灣兩大羽球戰將小戴戴資穎及麟洋配的李洋將在這次奧運後結束精彩的球員生涯
台灣兩大羽球戰將小戴戴資穎及麟洋配的李洋將在這次奧運後結束精彩的球員生涯,很開心小戴終於能夠好好休息養傷了,看著她穿上護膝也要站上球場的精神,儘管輸掉了比賽,但卻贏得全台灣人民乃至世界各國的羽球迷的喝采,小戴辛苦了,好好休息
——————
羽球aka球速最快的球類運動,你知道羽球怎麼出現的嗎,它的球速到底有多快呢?
業餘羽球場上,常常會看到球員裝備戴好戴滿,護膝護踝護腰能戴的都戴上了,廣告都說戴護具可以預防受傷,但你知道長期配戴護具反而會讓你更容易受傷嗎?
——————
羽球由板羽球衍生而來,在19世紀中,印度西部浦那出現了現代羽球的雛形,並以地名浦那(Poona)命名,因為受到當地英國人的喜愛而引進英國,並舉辦了一場公開表演,漸漸地人們開始喜歡這項運動並傳播開來,後來便以當時表演的莊園巴德明德(badminton)命名,羽球就這麼被流傳至今。
——————
羽球是世界上有紀錄球速最快的球類運動,單打球速紀錄由同樣是無冕王的李宗偉創下417km/h的紀錄,而雙打紀錄則是由丹麥選手Mads Pieler Kolding創下426km/h的紀錄,超過400km/h的球速等於對手只有0.3秒左右的反應時間,而人體平均反應時間是0.25秒,幾乎連動作都來不及做,更不用說還要回擊了。
——————
速度那麼快的球速,運動員想當然的也需要有很快的移動速度,不斷的改變方向下,會造成下肢很大的負荷,長久下來就會出現受傷不適,這也是羽球最常見的運動傷害。
過度使用傷害機轉
1️⃣過度使用(超負荷)
羽球的大量減速、改變方向及著地動作都需要極大的離心收縮,造成肌肉肌腱的負荷。
2️⃣輕微損傷
當組織超出負荷時便會出現大大小小的損傷,這些損傷大多在休息過後就會恢復。
3️⃣癒合不良
當休息時間不足或是生理無法正常修復時,修復速度會跟不上損傷速度,這時候組織會使用彈性及耐受度較差的材料快速填補傷口(也就是坊間常聽到的沾黏),維持組織完整性,若這些彈性差的膠原纖維來不及被替換為彈性較佳的纖維,組織彈性及耐受度就會受到影響。
4️⃣肌腱炎/應力性骨折
當肌腱喪失彈性造成應力上升,就更容易出現損傷,這些損傷累積起來就變成肌腱炎,肌腱慢性發炎產生不適,而當受力在骨骼上則會出現應力性骨折(疲勞性骨折)。
那麼如果打球用護具減少應力不就能搞定了嗎?
——————
護具能夠保護關節的原理
1️⃣限制關節角度
利用護具的硬度限制關節活動的角度,增加關節穩定性,減少受傷風險。
2️⃣輔助分擔關節應力
利用材質的特性,提供被動的張力,輔助分擔組織及關節所受的應力。
3️⃣被動暖身
護具包覆住整個關節,阻擋皮膚散熱,增加包覆區域的溫度,利用軟組織受溫度影響彈性的原理,達到被動暖身的效果。
——————
護具可以提供暫時的保護,但過度使用護具反而會增加後續受傷的風險,原因包含
1️⃣關節角度受限
長時間的固定,會因為神經及內分泌等等原因造成關節受限,損失原先的關節角度。
2️⃣用進廢退
人體是一個能量有限的機器,會將能量使用在有需求的地方,當組織長時間無需受力,人體就會將能量使用在其他組織及關節,進而產生組織退化降低組織耐受力,當拆掉護具運動時,承受力甚至會低於受傷之前。
3️⃣代償
很簡單的想法,要完成一個動作必須各個關節共同分擔角度及力量,當其中一個關節角度受限,其餘關節就必須做出更大的角度,增加更多負荷。
——————
那麼護具到底什麼時候可以用,要怎麼用呢?
1️⃣術後
在許多手術後會需要限制關節角度,這時候護具就是最好的方法。
例如,前十字韌帶術後必須限制承重及角度,這時候醫師會使用樞紐式的護膝,限制特定角度及減少承重。
2️⃣傷害
肌腱韌帶的拉傷扭傷後使用,在傷後的急性期使用護具,目的在於避免二次傷害的發生,這時候不只需要使用護具還要避免從事可能再次造成傷害的動作,但建議脫離急性期並且評估許可後開始訓練周遭肌肉盡早脫離護具,避免產生依賴。
從護膝慢慢改為輕彈繃再到肌貼,逐漸脫離輔具。
3️⃣特殊需求
訓練過程或是運動的特殊需求時使用,最常見的是舉重選手在舉起接近自身的1RM時必須配戴護具避免動作失敗或是過程中出現偏移造成關節及組織受力過大。
#物理治療 #運動員 #羽球 #麟洋配 #小戴 #球后 #戴資穎 #李洋 #王齊麟 #李宗偉 #羽毛球 #奧運 #護具 #傷害預防 #運動傷害 #運動按摩 #體能訓練 #健康 #台灣加油 #金牌 #高鐵 #球速 #肌腱炎 #骨折 #代償
其它相關店家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