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2 月, 2018 / By 王介立醫師
答案很簡單,因為血液透析很「不生理」。
什麼叫做「生理」?我們簡單舉例一下,你知道腎臟每小時幫人體「脫多少水」嗎?有一個很簡單的數字,叫做每分鐘每公斤1cc,這大概是尿液的製造速度,也就是腎臟的「脫水速度」。因此,如果體重60公斤,那每小時大概就有60cc左右的尿。
此時,我們對照洗腎脫水速度,就可以發現,那個速度差不多就是10倍的差距,每小時脫600cc的水,對許多腎友來說,可說是家常便飯吧?但這可是原生腎臟的10倍速啊!
再來,就是來看一下透析液。血液被拉出體外和透析液隔著一層膜做交換,因此透析液就好比人體中的「細胞外液」。但,我們可以看到,台灣大部份的血液透析液的核心成份,就如以上,是極度不生理的。為什麼要設計的那麼不生理呢?
答案也很簡單。倘若有半杯水,溫度為40度,那麼,要迅速得到1杯20度的水,請問,是要加入20度的水,還是加入0度的水呢?答案當然是後者了。血液透析液之所以要設計成這麼不生理,就是為了能在短時間快速地把人體的高鉀及酸性狀態矯正過來。
然而,以上提的「脫水過速」及「電解質不平衡」,卻是很常造成透析中的併發症及透析後的不適。廠商設計藥水,大量而統一的規格,是為了成本考量,但,應用到每個病人身上,理論上應該是需要個別的客製化。那麼,在透析室的我們,能做到什麼,去改正不舒服呢?
最有效的一點,就是延長透析時間,然後將透析液的成份往人體細胞外液的組成去移動,延長透析時間更可效降低脫水速度。我們常見有許多年老病患,因為血液透析不舒服,進而要求洗更短的時間,殊不知這樣反而讓脫水速度變快而更易掉壓,就算脫水能有效控制,或許短期可能因透析沒有過度而暫有效果,但長期反而讓毒素累積,反而造成更多不適。
年老的病患,反而應該提倡標準或延長時間洗,只是洗的過程要將透析效率儘量降低,人工腎臟儘量用小支,透析液儘量往生理方向移動。這其實不會很困難,試了就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