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沂錚律師-律師事務所,台北律師事務所,松山區律師事務所
店家文章分享
托嬰中心爆不當管教,為何家長卻沒有帶孩子離開惡質幼托?
台北內湖某托嬰中心被爆出兒虐事件,遭處停業1年,但有部分家長希望可以繼續送托,甚至指責受害孩子的父母對社會局施壓。托嬰中心明顯虐待孩子,為什麼家長卻「不離開」惡質幼托?
示意圖。Shutterstock
今年3月底,台北內湖某托嬰中心(下稱 A 托嬰中心)爆出托育人員不當照顧案件,孩子被強制餵奶、被用力壓脖子逼睡,還有一位僅6個月大的寶寶才送托10天,包尿布部分就出現大面積瘀傷,全身多處瘀傷⋯⋯,至今有9位孩童確認受害。對此,北市社會局以未繳交完整監視器畫面、不當行為為由,裁罰 A 托嬰中心總計102萬元、勒令停業1年。
但托嬰中心停業處分公布後,仍有部分家長希望孩子可以繼續送托,並呼籲其他家長應「避免對社會局無謂的打擾或施壓,否則將使老師被迫配合調查」。
類似狀況不只發生在托嬰中心。「孩子說,我不喜歡現在的幼兒園,我問為什麼?他說『現在的老師會打我』。」W 小姐(化名)一家長期住在挪威,日前帶孩子短期回台、計畫就讀幼兒園(下稱 E 幼兒園)兩個月,但入學僅三週後,孩子在聊天時透露,園長會打自己的屁股、生殖器官,且屁股兩側都有明顯瘀傷,讓她決定帶孩子驗傷與提告。如今 W 小姐一家已回到挪威,但她回憶起孩子在幼兒園的受虐經驗,依舊痛心,而3歲多的孩子則被診斷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需要接受心理治療。
W 小姐說,孩子受傷後,她急切聯繫其他家長,就怕有更多小朋友受害,卻沒有家長相信她,更有人在 E 幼兒園評論區留言,指稱 W 小姐口中的兒虐事件是假的。園中無人因此轉學,讓她感嘆,「家長都知道這件事(有孩子被虐待),為什麼沒有人重視或轉學?」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理事楊秀彥指出,對於兒虐事件處理,最重要的觀念,是在兒童權利公約中明文強調的「以兒童最佳利益為優先考量」;不過從實際會發現,這句話似乎難以澈底落實。
當幼托園所傳出不當對待、兒虐事件,園所環境對孩子來說似乎已經不安全,為什麼仍有家長持續送托?《親子天下》採訪多位專家發現,有3大原因讓家長決定不轉學。
「最大的難題是,當初家長可能就是千挑萬選,配合住家工作地點、上班路徑、送托時間終於找到這個園所,學期中途想要換,是要換去哪裡?根本沒辦法,只好留下來。」靖娟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一語點出關鍵。
對此觀察,楊秀彥也相當贊同,若家長學期中發現園所有不當對待、兒虐情況,想讓孩子盡速離開,在雙薪家庭、無家人當後援的情況下難以做到。以幼兒園為例,攤開每年一度的縣市公幼與非營利幼兒園抽籤結果,往往可以發現評價好的園所名額供不應求,部分園所的兩歲專班候補人數破百,更是常態;而口碑好的私立幼兒園也要提早排隊,或搶進參加說明會的資格,才可能就讀,學期中幾乎難有名額。
對此情況,律師吳沂錚也說,有家長向她分享,自己的孩子就在 A 托嬰中心受到不當對待;發現後自己馬上為孩子請假,就怕寶寶再次受虐;但因為沒有後援支持、短期內找不到好的托嬰中心或保母接手,最後只好再次把孩子送回曾讓寶寶受傷的托嬰中心,「家長只能不斷安慰自己『雖然發生兒虐,但現在有社會局介入緊盯』」。
「如果家長有後援、能找到信任的園所都會馬上轉走,留下來是因為沒有選擇。」吳沂錚指出,A 托嬰中心兒虐事件爆發後,有部分家長反而指責受害孩子的父母,要求不應對社會局施壓、應該要讓托嬰中心繼續收托,看似只在意自己的孩子轉托困難,理由令許多家長難以接受。但她認為,該現象背後的真正問題,其實是政府機關對於大規模兒虐案件爆發時的轉托機制,不夠完整、無法接住家長的真實需求。
W 小姐回憶,當時 E 幼兒園家長非常信任園長,園長甚至說過「家長都把我當成『神』看待」等話。她認為,對園方的極度信任,或許正是家長不願轉學的主因之一。
林月琴指出,若家長跟幼托機構的關係良好、信任度高,即使聽聞有其他孩子受到不當對待,也不太會轉學;孩子對園所與老師的依附感,也讓不少家長決定不轉學、避免孩子需要重新適應。不過林月琴也提醒,「這些(留下的孩子)實際上是否被不當對待,我們沒看到畫面,也無從得知。」
林月琴觀察,若政府未在發生不當對待後,釋出足夠的相關資訊來證實園所中確實有不當對待的狀況,園方通常會以各種話術說服家長留下。她舉例,「(惡質園所)有時候說政府管太嚴、罪名莫須有,甚至有被取消準公共幼兒園資格的業者說,是評鑑委員不公平⋯⋯」當政府公告不夠透明,家長就可能相信業者的片面之詞,最後通常除了實際明確受虐的孩子,其他家長都會選擇讓孩子繼續就讀。
曾有位媽媽告訴 W 小姐,孩子園所爆出不當對待事件後,自己很希望讓孩子轉學,但先生覺得沒必要,「那位媽媽沒有其他辦法,最後只能哭著拜託婆婆幫忙帶孩子、讓孩子轉學」W 小姐說。
知名臉書專頁「靠北惡質幼兒園」版主詩婕(化名)指出,並非所有家長對於園所的不當對待事件,都有充分的認知,且每個家長對於不當對待的容忍度不同,有家長對不當對待零容忍,但也有家長覺得「不乖可以打,不要打頭就沒關係」。她感嘆,這個現象體現出,家長對於「懲戒」的觀念仍需要改變,「真的會有家長覺得『這種事情(打小孩)哪有很嚴重?為什麼這樣園所就要停托?』」
園所發生不當對待事件,是否該為孩子轉學?如果迫不得已無法轉學,可以如何確保孩子的安全?林月琴、楊秀彥都認為,園所經營者的態度、園所整體風氣是關鍵,也提供3個建議供家長參考:
若業者疑似默許、放任教保員的不當對待行為,甚至不只一位教保員出現不當對待行為,意味著整個園所風氣都認為「不當對待孩子沒關係、可以被接受」,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受害的風險最高,且好的老師也不會願意留下來工作,這時就建議為孩子轉學。
林月琴曾遇過一個案例,某園所有教保員對待孩子動作粗魯,但園所經營者看到後,立即告誡對方、提醒應適時休息避免將負面情緒施加在孩子身上,並主動告訴家長事情經過與園方的處理方式。她認為,若是像案例中,園所展現出積極處理、不當對待零容忍的態度,家長就不必太緊張。
楊秀彥提醒,不當對待事件發生後,園所經營者應該積極提出應對措施、採取行動讓家長安心。她建議,家長可以觀察園所是否對事件舉辦說明會?是否開放家長進入教室?有沒有提出相關改善策略?用實際行動判斷經營者是否誠心改善。
發生不當對待事件後,家長往往會緊張,不知是否該為孩子轉學、又能轉學到哪裡。對此,林月琴也建議,除了政府應該積極協助,提供家長轉托、轉園的資源,也應該規劃公正第三方的專家(如社工師),引導家長思考與討論轉學與否等問題,協助家長做出最好的選擇,才可能守護孩子的最佳利益。
其它相關店家資訊